次氯酸鈉對飲水除鐵作用的觀察
衛生研究 2000年第1期第29卷 短篇報道
作者:廖晚成 陳思東
單位:廖晚成(廣東省新會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新會 529100);陳思東(廣東藥學院)
文章編號:1000-8020(2000)01-0027-01
地處廣東珠江三角洲沿海丘陵地區的新會市部分地區的地下水源中鐵、錳含量較高,必須進行除鐵處理。鐵是人體必需元素之一,但水中總鐵含量[亞鐵(Fe2+)+高鐵(Fe3+)]為0.3mg/L時,水色度為20°,當鐵含量大于1.0mg/L時就有鐵腥味,使茶飯發黑,衣物染色,對造紙、印刷、絲綢等產品質量有影響。筆者探討了次氯酸鈉在除鐵的水處理中的作用。
1 材料與方法
市發電廠深井水采用噴灑曝氣、慢濾的形式。牛灣坑頭水廠采用跌水曝氣并同步投加次氯酸鈉溶液(投加有效氯量1.5~2g/m3)、慢濾的形式;某別墅區深井水則采用泵前投加次氯酸鈉溶液(投量同上),然后,提水進行跌水曝氣、慢濾形式處理。
采用次氯酸鈉溶液除鐵,是利用其強氧化性,以加強曝氣的效果,使二價鐵在短時間內氧化為三價鐵形成膠狀的Fe(OH)3沉淀,經過濾除去。
對這3個地區地下水的處理前后的pH值、濁度、含鐵量及工程造價進行比較。
2 結果與討論
3種不同的處理方式對地下水的除鐵效果見表1、表2
表1 3種不同處理方式的除鐵效果
編號 |
水源 |
產水量
(m3/d) |
投加次
氯酸鈉 |
處理前 |
處理后 |
除鐵
率(%) |
工程費
(萬元) |
||||
pH |
濁度 |
鐵含量(mg/L) |
pH |
濁度 |
鐵含量(mg/L) |
||||||
1 |
市發電廠 |
150 |
無 |
6.7 |
3 |
1.02 |
6.6 |
2 |
0.20 |
80.1 |
2.65 |
2 |
牛灣坑頭水廠 |
200 |
泵后加 |
6.8 |
4 |
1.65 |
6.7 |
1 |
0.15 |
90.1 |
1.96 |
3 |
別墅開發區 |
300 |
泵前加 |
6.8 |
4 |
0.82 |
6.6 |
1 |
0.06 |
92.7 |
2.98 |
表2 處理后水質檢驗結果分類比較
編號 |
水源 |
n |
鐵去除率90%
以上份數 |
鐵去除率80%
以上份數 |
1 |
市發電廠 |
8 |
1 |
7 |
2 |
牛灣坑頭水廠 |
9 |
6 |
3 |
3 |
別墅開發區 |
6 |
6 |
0 |
對于含鐵量超過衛生標準的水除鐵處理時,采用曝氣、過濾法對鐵的平均去除率為80.4%(1例),而采用投加次氯酸鈉作氧化劑,結合曝氣、過濾方法進行處理,其平均除鐵率分別為90.9%和92.7%(2例和3例)由此可見,除鐵處理,在常規方法中同時投加次氯酸鈉效果更為顯著(P<0.01)。
投加次氯酸鈉溶液可節省除鐵水處理的工程費用。上述3個鐵處理的自來水工程,每處理100m3的設施工程費用分別為1.77、0.98、0.99萬元,可見2、3例方法從經濟效益角度看,是可取的。
對新會市供水項目工程中3宗地下水為水源的除鐵處理工藝效果進行剖析。證實:在常規方法基礎上加入次氯酸鈉進行除鐵處理,效果有明顯提高,泵前投加尤佳。除鐵水處理運行中,加入了次氯酸鈉液,使管網有足夠余氯,細菌指標合格率得以保證,以達到安全衛生供水的目的。作者簡介:廖晚成,男,本科,主管醫師
(1999-03-08收稿)
![]() |
![]() |
![]() |
QZX-50L | QZX-5000A | QZX-500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