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氯的常用檢測方法
余氯是指水經加氯消毒,接觸一定時間后,余留在水中的氯。 余氯有三種形式: 總余氯:包括HOCl,NH2Cl,NHCl2等。 化合余氯:包括NH2Cl,NHCl2及其他氯胺類化合物。 游離余氯:包括HOCl及OCl-等。 余氯可用鄰聯甲苯胺比色法(37.1法)、鄰聯甲苯胺-亞砷酸鹽比色法(37.2法)、N,N-乙基對苯胺-硫酸亞鐵胺容量法(37.3)測定。 37.1法較簡單,可測定總余氯及游離余氯。37.2法可以分別測定三種形式的余氯, 并能去除假色的干擾。37.3法可分別測定游離余氯、一氯胺、二氯胺及三氯胺。
37.1 鄰聯甲苯胺比色法37.1.1 應用范圍 37.1.1.1 本法適用于測定生活飲用水及其水源水的總余氯及游離余氯。 37.1.1.2 水中含有懸浮性物質時干擾測定,可用離心法去除。干擾物質的最高允許含量如下:高鐵,0.2mg/L;四價錳,0.01mg/L;亞硝酸鹽: 0 .2mg/L。 37.1.1.3 本法最低檢測濃度為0.01mg/L余氯。 37.1.2 原理 在pH值小于1.8的酸性溶液中,余氯與鄰聯甲苯胺反應, 生成黃色的醌式化合物,用目視法進行比色定量:還可用重鉻酸鉀-鉻酸鉀溶液配制的永久性余氯標準溶液進行目視比色。 37.1.3 永久性余氯比色溶液的配制 37.1.3.1 磷酸鹽緩沖貯備溶液:將無水磷酸氫二鈉(Na2HPO4)和無水磷酸二氫鉀(KH2PO4)置于105℃烘箱內2h,冷卻后,分別稱取22.86g和46.14g。 將此兩種試劑共溶于純水中,并稀釋至1000ml。至少靜置4天,使其中膠狀雜質凝聚沉淀,過濾。 37.1.3.2 磷酸鹽緩沖溶液(pH6.45):吸取200.0ml磷酸鹽緩沖貯備溶液(37.1.3.1),加純水稀釋至1000ml。 37.1.3.3 重鉻酸鉀-鉻酸鉀溶液:稱取0.1550g干燥的重鉻酸鉀(K2Cr2O 7)及0.4650g鉻酸鉀(K2CrO4),溶于磷酸鹽緩沖溶液(37.1.3.2) 中, 并定容至1000ml。此溶液所產生的顏色相當于1mg/L余氯與鄰聯甲苯胺所產生的顏色。 37.1.3.4 0.01~1.0mg/L永久性余氯標準比色管的配制方法:按表21所列數量,吸取重鉻酸鉀-鉻酸鉀溶液(37.1.3.3),分別注入50ml刻度具塞比色管中,用磷酸鹽緩沖溶液稀釋至50ml刻度。避免日光照射,可保存6個月。 37.1.3.5 若水樣余氯大于1mg/L,則需將重鉻酸鉀-鉻酸鉀溶液的量增加10倍,配成相當于10mg/L余氯的標準色,再適當稀釋, 即為所需的較濃余氯標準色列。 表21 永久性余氯標準比色溶液的配制
37.1.4 試劑 37.1.4.1 鄰聯甲苯胺溶液:稱取1.35g二鹽酸鄰聯甲苯胺〔(C6H3CH3NH3)2·2HCl〕,溶于500ml純水中,在不停攪拌下將此溶液加至150ml濃鹽酸與350ml 純水的混合液中,盛于棕色瓶內,在室溫下保存,可使用6個月。當溫度低于0℃,鄰聯甲苯胺將析出,不中易再溶解。 37.1.5 步驟 37.1.5.1 取配制永久性作氯標準比色管用的同型50ml比色管, 先放入 2 .5ml鄰聯甲苯胺溶液(37.1.4.1),再加入澄清水樣50.0ml,混合均勻。 水樣的溫度最好為15~20℃,如低于此溫度,應先將水樣管放入溫水浴中,使溫度提高到15~20℃。 37.1.5.2 水樣與鄰聯甲苯胺溶液接觸后,如立即進行比色,所得結果為游離余氯;如放置10min使產生最高色度,再進行比色, 則所得結果為水樣的總余氯。總余氯減去游離余氯等于化合余氯。 37.1.5.3 如余氯濃度很高,會產生橘黃色。若水樣堿度過高而余氯濃度較低時,將產生淡綠色或淡藍色,此時可多加1ml鄰聯甲苯胺溶液,即產生正常的淡黃色。 37.1.5.4 如水樣渾濁或色度較高,比色時應減除水樣所造成的空白。 37.2 鄰聯甲苯胺-亞砷酸鹽比色法37.2.1 應用范圍 37.2.1.1 本法適用于分別測定生活飲用水及其水源水的總余氯、化合余氯及游離余氯。 37.2.1.2 本法的靈敏度與水溫成反比,故測定時水溫不宜超過20℃。 37.2.1.3 本法最低檢測濃度為0.01mg/L余氯。 37.2.2 原理 水樣中余氯與鄰聯甲苯胺作用,生成黃色化合物后再加入亞砷酸鹽時, 顏色不再變化。如先加亞砷酸鹽,則亞砷酸鹽將余氯還原為氯化物,不能再與鄰聯甲苯胺作用,此時呈現的是干擾物的假色。 根據亞砷酸鹽及鄰聯甲苯胺的加入次序,并控制不同的顯色時間,可以分別測出游離余氯、化合余氯和總余氯的含量,并能去除假色的干擾。 37.2.3 試劑 37.2.3.1 0.5%亞砷酸鈉溶液:稱取5g亞砷酸鈉(NaAsO2),溶于純水中,并稀釋至1000ml。 37.2.3.2 鄰聯甲苯胺溶液:同37.1.4.1。 37.2.4 步驟 37.2.4.1 取50ml比色管3支,標明甲、乙、丙。 37.2.4.2 向甲管中加入2.5ml鄰聯甲苯胺溶液(37.2.3.2),加入50.0ml水樣,并迅速混勻,立即加入2.5ml亞砷酸鈉溶液(37.2.3.1),混合均勻, 與標準管進行比色,記錄結果(A)。A包括游離余氯及干擾物質所顯示的顏色。 37.2.4.3 向乙管中放入2.5ml亞砷酸鈉溶液(37.2.3.1),加入50.0ml水樣,迅速混勻,并加入2.5ml鄰聯甲苯胺溶液(37.2.3.2),混合均勻, 立即與標準管進行比色,記錄結果(B1)。準確放置10min后,再將乙管與標準管比較,記錄結果(B2)。B1為干擾物質于迅速混合后所產生的假色;B2 為干擾物質混合10min后所產生的假色。 37.2.4.4 向丙管中放入2.5ml鄰聯甲苯胺溶液(37.2.3.2),加入50.0ml水樣,迅速混勻,準確放置10min后再與標準管比色,記錄結果(C)。 C為總余氯及干擾物質于混合10min后顯示的顏色。 37.2.5 計算 總余氯D(Cl2,mg/L)=C-B2................(71) 游離余氯E(Cl2,mg/L)=A-B1..............(72) 化合性余氯(Cl2,mg/L)=D-E...............(73) 37.3 N,N- 二乙基對苯二胺-硫酸亞鐵銨滴定法37.3.1 應用范圍 37.3.1.1 本法適用于分別測定生活飲用水及其水源水的游離余氯、一氯胺、二氯胺及三氯胺。 37.3.1.2 水溫及pH值對本法有影響,必須嚴格控制。氧化錳干擾測定,測定前須先去除。 注:① 滴定時水樣的pH值應控制在6.2~6.5,此時終點敏銳。若pH值太低, 則37.3.5.1.1的游離余氯結果中包括有二氯胺,37.3.5.1.2的一氯胺結果中包括有三氯胺。如pH值太高, 水中的溶解氧會使指示劑產生紅色,使結果偏高。如溫度較高,氯胺容易與指示劑反應,使游離余氯結果偏高,故測定時應將水樣冷卻至20℃以下。 ② 水中如有氯化錳存在, 可用下列步驟消除其干擾:在三角瓶中加入 5ml緩沖溶液、一小粒碘化鉀結晶及0.5ml 0.5%亞砷酸鈉溶液, 再加入100ml水樣,混勻。加入5mlDPD指示劑溶液, 混勻后用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滴定。 37.3.1.3 本法最低檢測濃度為0.001mg/L余氯。 37.3.2 原理 水中余氯與N,N- 二乙基對苯二胺(DPD)指示劑反應顯出紅色, 用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滴定。余氯還原為氯化物時紅色消失。從硫酸亞鐵銨溶液滴定量求出余氯的量。 在下列不同條件下滴定,可求得不同形式的余氯含量。 37.3.2.1 水解緩沖至pH值為6.2~6.5,如無碘化物存在,游離余氯立即與DPD指示劑反應顯示紅色,用硫酸亞鐵銨溶液滴定,測出的是游離余氯量。 37.3.2.2 再加少量碘離子,則催化一氯胺使紅色重現,用硫酸亞鐵銨溶液滴定,測出的是一氯胺量。 37.3.2.3 再加過量的碘化物,二氯胺使紅色重現,用硫酸亞鐵銨溶液滴定,測出的是二氯胺量。 37.2.3.4 水樣先加入碘離子,再加DPD指示劑顯示紅色, 用硫酸亞鐵銨溶液滴定,測出的是游離氯和1/2三氯胺的總量。 37.3.3 儀器 37.3.3.1 50ml滴定管。 37.3.3.2 250ml三角瓶。 37.3.4 試劑 37.3.4.1 磷酸鹽緩沖溶液:稱取24g無水磷酸氫二鈉(Na2HPO4)和46 g無水磷酸二氫鉀(KH2PO4),溶于純水中,另在100ml純水中溶解800mg乙二胺四乙酸二鈉(C10H14N2O8Na2·2H2O),然后加入上述磷酸鹽溶液,加純水稀釋至1000ml。 另加20 mg氯化汞(HgCl2),以防止霉菌生長。 37.3.4.2 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稱取1.106g硫酸亞鐵銨〔Fe(NH4)2(SO4)2·6H2O〕,溶于含1ml 1+3硫酸的純水中,用新煮沸放冷的純水稀釋至1000ml。用重鉻酸鉀標準溶液校正溶液,使1.00ml相當于100.0μg余氯。 此標準溶液可使用1個月。 37.3.4.3 N,N- 二乙基 - 對苯二胺(DPD)指示劑溶液:稱取1g N,N-二基-對苯二胺草酸鹽{〔(C2H5)2NC6H4NH2〕2·(COOH)2}或1.5g對氯基-N,N-二乙基苯胺硫酸鹽〔(C2H5)2NC6H2NH2·12H2SO4〕,溶于含有8ml 1+3 硫酸和200mg乙二胺四乙酸二鈉(C10H14N2O8Na2·2H2O)的不含氯和純水中, 并用不含水稀釋至1000ml,貯于具玻塞的棕色玻璃瓶中。如發現溶液變色,應即棄去。注意!DPD草酸鹽有毒,防止攝入。 37.3.4.4 碘化鉀結晶。 37.3.4.5 碘化鉀溶液:稱取0.5g碘化鉀(KI),溶液于新煮沸放冷的純水中,并稀釋至100ml,貯于具玻塞的棕色玻璃瓶中,最好冷藏。 如發現溶液顏色變黃,應即棄去。 37.3.5 步驟 37.3.5.1 游離余氯和氯胺:分別吸取5ml緩沖溶液(37.3.4.1)和5ml DPD指示劑溶液(37.3.4.3),置于三角瓶中,加入100ml水樣,混勻。 37.3.5.1.1 游離余氯:用硫酸亞鐵銨溶液(37.3.4.2)迅速滴定至紅色消失,讀數為37.3.5.1.2 一氯胺:加入一小粒碘化鉀晶體(37.3.4.4),混勻。如估計二氯胺含量較高,加入0.1ml碘化鉀溶液(37.3.4.5),并混勻。 用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37.3.4.2)繼續滴定至紅色消失,讀數為B。 37.3.5.1.3 二氯胺:加入約1g碘化鉀晶體(37.3.4.4),混勻使其溶解,放置2min,用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37.3.4.2)繼續滴定至紅色消失。 如二氯胺含量過高,紅色重現,多放2min再滴定,讀數為C。 37.3.5.2 游離余氯和三氯胺:如測定游離余氯過程中加指示劑后有顯紅色,表示水中不存在游離余氯和三氯胺。如顯出紅色,則按下述步驟操作。 37.3.5.2.1 取一個三角瓶,放入一粒碘化鉀結晶(37.3.4 .4),加入100ml水樣,混勻。加5ml緩沖溶液(37.3.4.1)和5ml DPD指示劑(37.3.4.3)。 37.3.5.2.2 另取一個三角瓶,倒入經上述處理的水樣,混勻。 37.3.5.2.3 用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37.3.4.2)迅速滴定至紅色消失,讀數為D。 37.3.6 計算 C=A×100/V .....................................(74) 式中:C───水樣中的余氯(Cl2),mg/L; A───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用量,ml; V───水樣體積,ml。 按表22分別計算各種形式的余氯含量。 表22 各種形式余氯的計算
|
|||||||||||||||||||||||||||||
返回 下一頁
|
版權所有
© 萊特企業 & 廣州奧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